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包括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围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被构造为容纳第二壳体;和衔接部,衔接部设置在上壁的外表面上,衔接部内设有固定槽,固定槽被构造为与外部连接件相连接,以使得底座能够通过外部连接件固定于目标位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底座,使得产品的适配性增强,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公开号:CN214336968U
申请号:CN202120574486.5U
申请日:2021-03-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兴旺;戴燕飞;郅慧娟
申请人:Rosenberger Asia Pacific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1R13-3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和连接器。
[n0002]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Fakra防水连接器无通用的结构以装配不同类型的卡接部件(例如,汽车上的卡子),使得Fakra防水连接器需要特定的固定部件来固定在特定的应用中。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所述上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下壁围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被构造为容纳第二壳体;和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衔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被构造为与外部连接件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外部连接件固定于目标位置上。
[n000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弹键,所述弹键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延伸,所述弹键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防止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第一壳体脱离。
[n000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
[n000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筋,用于防止所述衔接部向下产生变形。
[n000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上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n000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位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阻挡壁被配置为对防水栓进行限位。
[n00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为凹字形卡槽,所述外部连接件为与所述凹字形卡槽适配的卡子,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凹形卡槽与所述卡子的配合部的配合在轴向上固定到所述卡子上。
[n0011]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所述上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下壁围成第一容纳腔;和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衔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被构造为与外部连接件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外部连接件固定于目标位置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以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防水栓;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性连接导线,所述第二端与和所述连接器配合的配对连接器进行对接;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防水栓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导线能够穿过所述防水栓。
[n00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弹键,所述弹键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延伸,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键相对应的锁紧部,所述弹键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通过与所述锁紧部的配合来防止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第一壳体脱离。
[n001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
[n001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部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筋,用于防止所述衔接部向下产生变形。
[n001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上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配合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或所述第二导向部至少为所述锁紧部的一部分。
[n001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位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阻挡壁被配置为对所述防水栓进行限位。
[n001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容纳腔包括第三容纳腔和第四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之间设有间隔壁,用于将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第四容纳腔间隔开,所述防水栓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中,所述间隔壁上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导线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相连接。
[n001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槽为凹字形卡槽,所述外部连接件为与所述凹字形卡槽适配的卡子,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凹字形卡槽与所述卡子的配合部的配合在轴向上固定到所述卡子上。
[n001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衔接部还包括从所述上壁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与所述卡子的锁紧槽的配合在径向上固定到所述卡子上。
[n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底座和连接器,使得产品的适配性增强,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
[n002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正面的分解示意图;
[n0022]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反面的分解示意图;
[n0023] 图3是图1的底座的正面立体视图;
[n0024] 图4是图1的底座的反面立体视图;
[n0025] 图5是图4的底座在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n0026] 图6是图3的底座的右视图;
[n0027] 图7是图1中的第二壳体的正面立体视图;
[n0028] 图8是图1中的第二壳体的反面立体视图;
[n0029] 图9是图7中的第二壳体的右视图;
[n0030] 图10是图1中的防水栓的立体视图;
[n0031] 图11是图1中的导电端子的立体视图;
[n0032] 图12是图1中的连接器组装完成后的剖视图,其中,在连接器中装入了导线;
[n0033]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卡子的正面立体视图;
[n0034] 图14是图13中的卡子的反面立体视图;
[n0035]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装完成后的立体视图,其中,底座被安装在卡子上;和
[n0036] 图16是图15中的连接器在另一视角的立体视图。
[n0037]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性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n0038]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及类似术语应该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术语,即“包括/包含但不限于”,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等等。
[n0039]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n0040] 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前端、后端、左端、右端、上部、下部、左侧、右侧、纵向、横向、正面、反面等均是以图1为参照使用的相对概念。
[n0041] 在如图1至12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100包括底座200、壳体300、防水栓400和导电端子500。
[n0042] 如图3至图9所示,底座200包括第一壳体210和衔接部230,第一壳体210包括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上壁212和下壁214,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上壁212和下壁214围成第一容纳腔220,第一容纳腔220被构造为容纳壳体300(即第二壳体)以使得底座200与第二壳体300形成配合,具体地,第一壳体210包括设置在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上的一对弹键240a、240b,该对弹键240a、240b分别从第一侧壁210a和第二侧壁210b向第一容纳腔220内延伸,并且被构造为在第二壳体300被安装在第一容纳腔220内时防止第二壳体300从第一壳体210脱离。具体地,该弹键240a、240b与设置在第二壳体300上的锁紧部320a、320b相对应,通过弹键240a、240b与锁紧部320a、320b的配合使得第二壳体300被锁紧在第一容纳腔220中。底座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210内且分别分布在第一侧壁210a、第二侧壁210b、下壁214、上壁212上的第一凹槽250a、第二凹槽250b、第三凹槽250c和第四凹槽250d(如图3至图5所示,这里的上和下以图3为参照),这些凹槽用于引导第二壳体300在第一容纳腔220中移动。衔接部230设置在上壁212的外表面上并沿第一容纳腔220的轴向X(如图3所示)延伸,衔接部230内设有固定槽230a(例如,符合USCAR/EWCAP-005标准的卡槽)。如图3所示,固定槽230a(从径向Y方向上看)为凹字形卡槽,固定槽230a被构造为与卡子700(如图13至图16所示)相连接,以使得底座200能够通过卡子700固定在目标位置上(例如,汽车钣金板上)。具体地,如图13至图16所示,固定槽230a与卡子700的配合部710配合,从而使得底座200在径向Y上固定到卡子700上;此外,衔接部230还包括从其外表面向外突出的凸起280,卡子700上还设有锁紧槽720,底座200通过凸起280和锁紧槽720的配合在轴向X上固定到卡子700上。应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槽230a可以为符合USCAR/EWCAP-005标准的任何其它合适的卡槽。还应理解的是,凸起280的数量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衔接部230可以包括任意合适数量的凸起280。
[n0043] 继续如图3所示,衔接部230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凸筋260a、260b,用于防止衔接部250向下产生变形。应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筋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或者任意多个。
[n0044] 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200还包括阻挡壁270,阻挡壁270位于第二壳体300进入第一容纳腔200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即底座200的左侧),用于对防水栓400进行限位。阻挡壁270上设有通孔290,以允许外部的导线能够进入第一容纳腔220中。
[n0045] 如图1、图2和图7-9所示,第二壳体300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容纳腔330a和容纳腔340。如图7和图8所示,容纳腔330a位于第二壳体300的左侧,容纳腔340位于第二壳体300的右侧,容纳腔330a与容纳腔340之间设有间隔壁330b,间隔壁330b上设有通孔330c,以允许外部的导线(例如,图12、图15-16的导线600)可以通过通孔330c进入容纳腔340。容纳腔340允许连接器100的配对连接器(图中未示出)从第二壳体300的右侧进入其中并与导电端子500形成电性连接。如图7-9所示,第二壳体300的外表面上设有分别与底座200的第一凹槽250a、第二凹槽250b、第三凹槽250c和第四凹槽250d配合的第一导向部320a、第二导向部320b、第三导向部320c和第四导向部320d,在如图7-9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320a、第二导向部320b、第三导向部320c和第四导向部320d分别为从第二壳体300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三角形凸起,使得第一导向部320a和第二导向部320b既有导向功能又有锁紧功能,此时第一导向部320a也称为锁紧部320a,第二导向部320b也称为锁紧部320b。在一个实施例中,锁紧部320a可以仅是第一凸起的一部分,锁紧部320b可以仅是第二凸起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可以仅设有与第一凹槽250a配合的第一凸起或仅设有与第二凹槽250b配合的第二凸起。尽管在图1至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的外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壳体210的四个凹槽配合的四个导向部,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与第一壳体210配合的一个、二个或三个导向部。
[n0046] 如图10至图12所示,防水栓400包括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防水栓400还包括贯穿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的通孔410,以允许外部的导线600穿过防水栓400。第二部分400b容纳在容纳腔330a中。第一部分400a被构造为可以穿过底座200的阻挡壁270的通孔290。导电端子500包括第一端500a和第二端500b,导电端子500容纳在容纳腔340中,第一端500a与外部的导线600形成电性连接,第二端500b与和连接器100配合的配对连接器(具体地,配对连接器中的配对端子,图中未示出)进行对接。
[n0047]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防水的连接器中采用新型的底座,使得防水连接器可以匹配不同类型的卡子,从而可以连接到不同的外部连接件,产品适配性增强。
[n0048]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6)
[0001]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所述上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下壁围成第一容纳腔;和
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衔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被构造为与外部连接件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外部连接件固定于目标位置上。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弹键,所述弹键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延伸。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引导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筋,以增强所述衔接部的刚性。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上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位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阻挡壁被配置为对防水栓进行限位。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凹字形卡槽,所述外部连接件为与所述凹字形卡槽适配的卡子,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凹字形卡槽与所述卡子的配合部的配合在轴向上固定到所述卡子上。
[0008]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上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下壁,所述上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下壁围成第一容纳腔;和
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壁的外表面上,所述衔接部内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被构造为与外部连接件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底座能够通过所述外部连接件固定于目标位置上;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以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配合,并且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
防水栓;和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电性连接导线,所述第二端和与所述连接器相配合的配对连接器进行对接;
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防水栓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所述导线能够穿过所述防水栓。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弹键,所述弹键从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延伸,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弹键相对应的锁紧部,所述弹键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壳体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时通过与所述锁紧部的配合来防止所述第二壳体从所述第一壳体脱离。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槽,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移动。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的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筋,以增强所述衔接部的刚性。
[001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上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配合的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第三导向部和第四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或所述第二导向部至少为所述锁紧部的一部分。
[0013]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阻挡壁,所述阻挡壁位于与所述第二壳体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阻挡壁被配置为对所述防水栓进行限位。
[001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包括第三容纳腔和第四容纳腔,所述第三容纳腔与所述第四容纳腔之间设有间隔壁,用于将所述第三容纳腔和所述第四容纳腔间隔开,所述防水栓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三容纳腔中,所述导电端子容纳在所述第四容纳腔中,所述间隔壁上设有通孔,以使得所述导线能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一端相连接。
[0015]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凹字形卡槽,所述外部连接件为与所述凹字形卡槽适配的卡子,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凹字形卡槽与所述卡子的配合部的配合在轴向上固定到所述卡子上。
[0016]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还包括从所述上壁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起与所述卡子的锁紧槽的配合在轴向上固定在所述卡子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004158A|1999-12-21|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plates
EP0971442B1|2002-01-09|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ide type retainer
US6183287B1|2001-02-06|Electrical connector
US6695644B2|2004-02-24|Power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tact
US5993268A|1999-11-30|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retaining means
US7878833B2|2011-02-01|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configured with hermaphroditic halves
CN111525354B|2021-10-01|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US20180131117A1|2018-05-10|Joint connector
US6471546B1|2002-10-29|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559919B2|2020-02-11|Connector having elastically deformable pressing protrusions
JP2004288518A|2004-10-14|差込式ヒューズの取付構造
US6129574A|2000-10-10|Connector having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neous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KR100897014B1|2009-05-14|전기 커넥터
JP2005123098A|2005-05-12|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US5755600A|1998-05-26|Connector with terminal locking member
US6805571B2|2004-10-19|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locking device
US20080293286A1|2008-11-27|Cable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to be connected to the same
CN214336968U|2021-10-01|底座和连接器
US7959456B2|2011-06-14|Wiring cable connector
KR19980024239A|1998-07-06|멀티스테이지 콘넥터
US10784594B2|2020-09-22|Adapter connector
CN210156593U|2020-03-17|电连接器
CN210350162U|2020-04-17|电连接器
KR0140193Y1|1999-05-15|3중결합방식 커넥터
US10700463B2|2020-06-30|Connector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74486.5U|CN214336968U|2021-03-22|2021-03-22|底座和连接器|CN202120574486.5U| CN214336968U|2021-03-22|2021-03-22|底座和连接器|
[返回顶部]